近年來 方山鄉大力推行 “水稻-油菜花”輪作模式 利用冬季閒田種植油菜花 發展“花海經濟” 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增加了農民收入 而且打造出了鄉村特色農業景觀 真正美了鄉村、富了農民
金黃油菜花開出別樣“花海經濟” 在龍現村“水稻-油菜花”輪作基地裏,朵朵油菜花隨風搖曳,肆意綻放。種植户吳勇強正在自家田地裏忙着為油菜花除草,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油菜花開得格外馥郁芬芳。 從前,每到秋季收割完稻穀,基地裏總是一片荒涼,種植“空檔期”長達5個多月。而如何利用好冬閒田地就成了吳勇強等農户憂心的大問題。2019年,方山鄉對稻田“空檔期”進行再利用,積極推廣“水稻-油菜花”輪作模式,並給農户每畝500元的“政策紅包”,鼓勵農户種植油菜花。如今,輪作模式成效顯著,金黃的油菜花開出了別樣的“花海經濟”。 去年,靠着輪種油菜花,吳勇強家的8畝田地收穫了800多斤油菜籽,為他增收了近一萬元。今年,望着長勢喜人的油菜花,吳勇強對油菜籽的收成信心滿滿。 以前我們這裏世世代代都是種稻子的,輪種油菜後可以增加收入,現在村裏的老百姓都很樂意種油菜花。 建設鄉村特色農業景觀 打造鄉村旅遊“新樣板” 這種水旱輪作模式,不僅改善了土質,提高了耕地能力,而且還增加了土地利用率。同時,每年春天成片的油菜花海也成了龍現村的鄉村特色農業景觀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來踏青賞花的遊客,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美。 截至目前,龍現村360畝梯田已實現“水稻-油菜花”輪作,隨着旅遊旺季到來,龍現村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可達千餘人,預計第一季度累計客流量可達4.5萬人。 方山鄉龍現村駐村幹部陳麗: 我們借用了山地梯田的獨特景觀優勢,以梯田為畫布,以農作物為畫筆,不僅僅是種出了豐收,更是種出了一年四季皆是景的花園田園風光。下一步將繼續圍繞花海經濟做足文章,繼續打造、提升休閒旅遊產業,實現以農促旅、以旅促農的全面融合發展。 滿眼都是金黃色 美麗風景入畫來 一起去龍現村賞油菜花吧~ 來源:青田發佈 作者 餘自強 尹宇曉
|